龙八新闻

龙八国际投资读心术(四)|莫让“锚定”影响了投资判断

2023-11-3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龙八国际618、双11大促,我们购物车里的待购产品可能会被购物平台插上密密麻麻的标签,例如,“比加入时降15.5元”、“参加满300减50”等等,我们或许从中立刻能感受到“买到即赚到”的欣喜,这些标签也彷佛在催促着我们:“不要犹豫、赶紧一键买入吧!”。

  仔细想来,这份欣喜的源头也很简单,就是更高的“原价”。在我们头脑里已形成固有印象的“原价”将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了那里,导致在做决策时会被其左右。

  “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类似的“锚”在投资领域也挺常见,可能会支配你的情绪,干扰理性判断投资,在不经意间导致投资决策出现偏差。

  在股市上,比较常见的“锚点”是投资者在心中设定的某个初始值。例如,当大盘从2700点涨到3000点时,有投资者心中会不由自主地感觉3000点“太贵了”,应该减仓;但是当大盘从3300点跌到3000点时,人们可能又反而会感觉3000点“便宜了”,应该加仓。

  理性分析,无论怎么来来,3000点其实还是那个3000点,为何一时感觉“太贵”、一时又觉得“便宜”呢?只是因为投资者心理“锚定”的初始点位发生了变化(从2700点变成了3300点),从而产生了错觉,依此进行投资决策,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和他的研究搭档特沃斯基经过大量研究认为:人们对同样数量损失和盈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损失带来的痛苦是盈利带来喜悦的2-2.5倍。在基金投资领域,这种现象的存在也促使 “1元”或“盈亏分界点”(买入成本)的单位净值,成为了常见的心理“锚点”。

  例如,投资者以1元的单位净值认购的一只基金,如果其后净值在0.99-1.01元之间波动,但因净值为0.99元时是“浮亏”,1.01元时是“浮盈”,持有人的“幸福感”会大有不同,这样以1元净值为“喜忧分界”的“锚点”就会随之形成。

  特别当一只持续浮亏的基金,净值上涨,越过被“锚定”的那个“盈亏分界点”(买入成本,比如单位净值1元),“露出水面、开始赚钱”之后,投资者更容易产生“赶紧落袋为安”的心理,这样可能导致过快兑现了收益,而错过其后的涨幅;相反,如果基金净值一直在“水下”,还没赚钱,则常会出现投资者将资金沉淀于长期业绩不佳基金的情况,最终在这只基金上还是没赚到钱,也可能错过了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

  以上的例子,许多投资者都有亲身经历,从中不难看出,“锚定”心理一般源自对某个数字、条件、情形产生的心理暗示,使它们成为了做判断的基准,最终可能引致做出错误的决策。淡化并纠正这种心理暗示,才能避免被“锚点” 影响了投资判断、打乱投资节奏:

  1. 设立对第一反应的“预警复核机制”。心理暗示往往会在无意间对决策产生影响龙八国际,大脑凭借“第一反应”给出投资决策后,我们可以主动马上“预警”,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复核为什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依据到底是什么。这时,哪些是仅凭心理暗示(如“大盘3000点到了”、“净值到1块钱了”)做出的决策就会相对清晰,非理性的“锚点”才有望松动和化解,从而提高决策的胜率。

  2. 客观分析,回归基本面。扩大信息来源,更多挖掘“底层逻辑”,在基本面里找答案。类似点位、净值这样的信息,是浮于表面、简单易得的,所以也更容易被塑造成心理“锚点”。要摆脱“锚点”的束缚,还是要沉下心来,独立思考和分析,尽可能全面投资、有深度地从经济、市场、公司、基金产品的基本面里找答案,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和决策。

  3. 定期复盘。定期把历史上做出的投资决策调出来看一看,无论结果是盈是亏,都对当时做决策依据做次复盘,排一排哪些是基于对客观信息的解析、哪些可能已受到了心理因素的牵绊,看看自己是否已在不知不觉中设定了某些“锚点”且被其左右。这时,我们就需要在主动“起锚”之后再启航,有助于在投资航线上走得更加理性、客观、轻松、从容龙八国际。

  本资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力求本资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搜索